查看原文
其他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3|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难以消除?

杨东平 教育思想网 2022-05-22



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难以消除。


义务教育法颁布近40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为何仍然难以消除?


我们讲到过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消择校竞争,关键就是学校要均衡。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我们看到只要什么地方有学区房,有所谓的"四大名校""六小强"这样子的学校存在,就意味着这个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学校差距。在这些地方,都是择校竞争最激烈的。



我们是1986年制定义务教育法的,到现在将近40年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仍然难以消除?我想这个问题是既具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的。


路径依赖: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影响深远


我想第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个历史的惯性,所谓叫路径依赖。我们新中国的教育在50年代初,当时确定了建立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的概念。因为我们义务教育开始比较晚,直到1986年,在建国37年之后才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所以在50、60、70年代我们没有实行义务教育。我们实行的是一种叫作"重点学校"的制度,大中小学都是如此。当时教育部发的条例非常明确,讲中小学的功能就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点学校,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尖子人才。也就是说,把基础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培养少数尖子,为高等教育快速地输送专业人才,是跟50年代的国家发展战略相联系的。我们确定了一种"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要快速地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军事发展。所以把基础教育功能主要定位于为高等教育输送专业人才。所以建立重点学校是一个国家政策,每个省市都有不同性质的重点学校,它在各地的比例也不相同,学生的比例大概占到1%到5%。


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重点学校"制度就失去合法性了。我们开始实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就是一视同仁地面向全体学生的,保障性的,非选择性、非竞争性、非淘汰性,免试的,就近入学的教育。这就意味着,要把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多年的这些重点学校变成普通学校,跟其他的学校一视同仁,采取同样的财政政策、招生政策、资源配置等等。这个事情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些重点学校享受了那么多年的特殊待遇,形成了学校的品牌和文化。你现在要它放弃,让它变成"一介平民",它是不愿意的。


在90年代中期,当时教育部为了保障初中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做了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所有的重点高中,当时叫示范性高中,必须跟初中脱离。也就是要把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办学脱离。否则,重点高中举办的初中当然被视为是重点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一批重点初中,就谈不上均衡发展了。所以教育部的这个指令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在绝大多数地区得到了有效贯彻。


教育实验与转制学校:小升初乱象屡禁不止的背后


但是只有一个地方是例外,就是北京。当时北京的人大附中等6所学校向教育部打了一个报告,希望网开一面。“我们要进行初中和高中一体化培养,小初衔接的教育实验。我们这几所学校可以例外,不实行高中和初中脱离的政策。”教育部同意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留下了很大的后患。


因为这些学校自己保留初中,它就开始在小学生当中择优考试招生。这就使得它们的初中的生源并不是按义务教育原则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所以它们能够在初中阶段就获得一些优秀的小学生源,致使它们的初中阶段的教育质量就比较高,然后升入本校的高中。最后它学校高考的竞争力明显地高于原来的那些重点中学。


所以,这就使海淀区的这几所大学附中在90年代末一枝独秀,反超了东西城的那些百年老校,包括四中、八中、师大附中这些学校。因为它们都按教育部的要求取消了初中,从初中毕业生当中相对比较均衡地、不是拔尖地招生。它们就觉得吃亏了,“为什么你们可以这么做,我们不能呢?”,纷纷要求恢复建立初中。所以最后北京市的大多数高中又重新恢复建立了初中,这就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打了很大的折扣。


但是我们知道这政策在外地还基本上都是执行的,在上海、江苏这些教育发达地区,“重点高中不得举办初中”这个禁令是有效的。但是在高考竞争的压力之下,那些已经不举办初中的名校它也在想办法,想要在应试的格局当中占有先机。所以最后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学校形态,我们称之为叫“转制学校”。


就是有一批优秀的公办初中摇身一变转为民办,然后和当地的一些高中名校结成联盟关系,成为一些高中名校的生源地。因为它有一个民办学校的身份,当时是可以自主招生、选拔招生,而且是高收费的。所以用一种变相的方式又建立了一批初中阶段的转制学校。这些学校当时有很多校产、房产,教师都是公办的,但是它的收费、招生是按民办的机制。经过这些年以后,它们大致上都在产权结构方面已经民办化了。这就是在大城市有一批所谓"碾压"公办学校的民办学校。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又产生了一批名校,成为家长趋之若鹜追求的对象。这就使得我们的小升初乱象丛生而且屡禁不止。当时北京这问题是最突出的。在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做了一个研究报告,是关于北京小升初的乱象,大概有十来种招生途径,包括占坑班、点招、特长生、推优生、条子生、交费生、住宿生等等。2000年以后,大城市的小升初乱象跟这个学校制度是密切联系的。所幸,后来北京市的义务教育的秩序得到了有效治理,这些年情况得到明显、大幅度改善。


为什么各地政府热衷于打造新的重点学校?


但是这种举办重点学校的发展思路仍然延续了下来,尤其是地方政府。它们在不同的阶段总是会适时地推出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口号。它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仍然要打造少数几所优质学校、明星学校、品牌学校、示范学校,甚至花费巨额资金打造非常豪华的明星学校,在全国各地都有。


那么我们就要问,它为什么要这么做?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非常清楚,义务教育是一视同仁的,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为什么各地政府总是热衷于变相的打造这种新的重点学校呢?


我想除了传统的惯性,就是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就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打造一两所非常富丽堂皇的,好看的学校,可以向领导,向外部人员来展示我们教育发展的成绩,起到宣传和展示的价值。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发现好学校往往是在地方政府的周围。也就是说这些学校成为地方的权力部门的一种"近水楼台"。他们的子女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到当地最好的学校,或者说正因为他们的子女主要集中在这些学校,那么政府也更愿意为这些需要花钱,锦上添花。但是我们知道这些做法都是违背义务教育法的。


警惕在建设未来学校的口号下掀起新一轮制造学校差距的热潮


现在的最新一轮的建设目标是打造未来学校。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苗头。在建设未来学校的口号下掀起了新一轮制造学校差距的热潮。未来学校打造得越豪华、越昂贵,这个地区的教育生态就越失衡。因为它不但挤占了其他学校的教育资源,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学校差距,会引发新的择校竞争。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在最近,2010年以后,中小学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我把它称之为新的"教育产业化"。这个"教育产业化"主要是地方政府建设名校的冲动更大程度地和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了。同时也跟培训机构的发展结合起来了。地方政府通过建设一些贴牌的重点学校来抬升房地产的价值,使房地产成为学区房。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学校在全国各地建了非常多的分校。“你是一个中学啊,怎么会有能力在全国各地建那么多的分校?”,这种情况全世界都是没有的。中学有一个属地原则,就是给所在地区的儿童提供教育。当然,也有很多大学加入了这个行列,在全国各地办了非常多的所谓大学的附中,贴牌学校,收取昂贵的加盟费、贴牌费。这些都是违背公立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因为公立学校是用政府贷款,是用纳税人的钱举办的学校。“你不是企业,没有营利的目标和任务”,所以通过贴牌输出品牌的方式来巨额营利,本身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而且它恶化了当地的教育生态。所以新一轮的教育产业化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请点击」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杨东平教育洞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